廉政專區


標題 發佈日期
新世代掌上危機 市售手機殼7成5檢出雙酚A 2019-07-16

 智慧型手機的單價不低,設計上為了美觀,採用強化玻璃或金屬作為外殼,使用上必須要特別小心,不然容易造成刮痕或摔傷,可能影響外觀及功能,手機保護殼(套)等產品因此應運而生,消費者買了手機,下一個動作幾乎就是挑選手機保護殼(套),以防萬一。市售手機殼的材質多以皮革、塑膠及矽膠為主,塑膠中又以TPU (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,熱塑性聚胺酯)及PC (Polycarbonate,聚碳酸酯)為大宗,通訊行或是手機殼專賣店,販賣適合各種品牌型號的手機殼,除了原廠手機殼之外,手機殼製造業者也以外型設計取勝,如取得受歡迎的卡通圖案授權或是文青風等主題,爭取消費者的青睞,有些甚至還強調符合「軍規」禁得起耐摔,吸引另類消費者購買。長時間使用手機,除了手機本身散發的電磁波,以及長時間使用手機對於視力造成負擔外,手機殼等配件的使用安全,卻往往被人忽略。今年4月份中國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公布了30款手機殼的測試結果,發現有5款手機殼檢出有毒的致癌物質,其中更包含了知名品牌官網所販賣的手機殼,還有1件樣品的手機殼的重金屬鉛含量也過高。有鑑於此,消基會特別針對市售塑膠和矽膠類的手機殼進行標示調查及檢測,以提供消費者作為選購時的參考。塑化劑一直是消基會相當關心的議題,本次也有2件樣品檢出塑化劑DEHP,且含量都大於目前CNS規範的8倍以上,業者應改善產品配方,以確保產品的安全,畢竟許多消費者長時間使用手機而接觸手機殼。目前國內CNS針對消費產品或日用品的塑化劑規範,除了事務文具、筆擦、兒童用品(玩具等)、鞋類、家用PVC手套及自行車有訂定之外,「手機殼」並沒有相關標準。建議政府應手機殼納入消費品或日用品塑化劑限量標準的適用範圍,不僅保護消費者,也能讓業者有遵守的規範。

  除此之外,本次調查有15件樣品檢出雙酚A,除了5件沒有標示材質的樣品之外,其餘10件樣品中有7件標示含有PC材質。雖然現在除了幼兒用的食品容器如奶瓶之外,其餘產品皆未禁用雙酚A。但美國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(OEHHA)於2016年已規定每日皮膚接觸雙酚A最大的容許量(MADL)為3微克;此外加州65號議案(Proposition 65)也規範含有雙酚A的日常用品如手機殼,在今年(2018)8月30日後製造,雙酚A含量超過3 ppm的產品,需標示警語,提醒消費者注意。本次調查市售手機殼7成5 雙酚A含量超過3 ppm,若參考加州65號議案,需標示警語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錄自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

回前一頁 最後更新日期:2019-11-01 10:00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