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ID-19疫情心理健康


標題 發佈日期
在COVID-19衝擊下的孕產婦,如何增加身心健康? 2021-07-14

在COVID-19衝擊下的孕產婦,如何增加身心健康?
太太/先生「共創幸福孕世界」

陳怡婷 諮商心理師

隨著目前台灣疫情的嚴峻,目前正懷孕或者剛生產完的媽媽們,除了需要適應成為母親的新任務和新角色外,也同時面對著大環境中,因應疫情造成的生活不便。心理學談到「生活壓力指數」,指一個人面臨生活中重大事件,個人生活所需要的改變和新調整,生活壓力指數越高,一個人就需要有更多突破慣性、改變自己的能力,才能克服困境。越高的壓力,常帶來越多可能的心理困境,包括:失眠、飲食不佳、活動力下降、脾氣差、焦慮難以專注等….

懷孕生產,一直以來是「生活壓力指數」最高的前十名,而此時懷孕生產的媽媽,同時遇上疫情的衝擊,生活壓力感是更重的。在國外最新的研究發現,女性比男性,更害怕自己會得到COVID-19;近期研究指出,越焦慮自己會受感染的孕產婦,身心健康也更糟,而這時期的孕產婦,經驗到的身心健康風險,相較於非疫情時代,真實來得更大。雖然這樣的研究,感覺上挺悲觀,然而,研究也同時指出,在這時期,若孕產婦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,將能夠對身心健康造成正向影響。

先生,向來就是孕產婦的首要支持者,然而弔詭的是,研究指出,太太懷孕期間,夫妻間的憂鬱指數,都較太太未懷孕時,來得更最高,彼此的幸福度也比沒有懷孕時更低。由此我們可以知道,人們不容易安然度過孕產時期的焦慮憂鬱。新手父母常需透過再學習與充能,才能夠轉壓力為成長幸福的契機。在過去的研究和實務經驗都發現,願意學習並充能的伴侶,將能安然度過此時期的難關,在關關難過關關過中,提升彼此間的信賴,讓關係有更安定的連結,內心更穩定踏實。下面,提供「共創幸福孕世界」,七項孕產期夫妻可以支持自己和彼此的幸福行動,邀請共創幸福力。

找「共」識

知道彼此是最親近的人,將雙方共同利益看得比個人利益優先。像是,孕產期和疫情衝擊下,最讓人憂心的常是經濟壓力,雙方可以將共同利益放在優先位置,討論彼此財務規劃,以及需要做哪些個人過去花費習慣的取捨。

開「創」生活

想想孩子出生後的美好遠景,孩子將會為家人帶來哪些新生活新改變。像是:聊聊自己願意與期許,增加哪個小習慣?或減少哪個小習慣?讓整個家庭更好?

擁有小確「幸」

在生活中,擁有不用太花錢的小確幸。像是:共同種一盆花、彼此分享今天看到的笑話/新知、做做簡單的身體伸展、”慢慢”地品味甜點、用喜歡香氛的肥皂洗手等。

數算日常幸「福」

當覺察到焦慮時,把注意力放在感受此刻的平安。知道此刻的平安,就是生活生命的幸福。數算今日值得感恩的五件小幸福。像是:感受胎動的喜悅、單純看到寶寶微笑的感動、伴侶仔細聆聽我說話、團購的東西到手…

閱讀「孕」產資訊

掌握孕產資訊、共同關注寶寶的成長發展。從共同做孕產準備、到記錄胎兒成長,再到合作育兒,讓彼此透過參與,適應並慢慢地愛上擔任爸媽的角色,在親職角色中找到成為父母的意義。

接納「世」代育兒方式的差異

接納長輩和自己的育兒方式會有差異,接納他人可能做得不如預期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當自己表現不如他人預期時,允許用自己的速度,慢慢摸索如何當父母。

擁有個人的「界」限

母親也是完整的個體,母親不代表「犧牲」這兩個字。允許自己需要休息,在疲憊時,邀請他人幫忙和協助照顧。邀請伴侶和信賴的親友,成為自己的幫手,照顧孩子最重要的事之一,也是擁有讓自己的內心放鬆安定的身心空間。

回前一頁 最後更新日期:2022-07-18 11:57:38